宋、辽、金,到底谁才是正统王朝?

  • 首页
  • 完美真人头像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栏目分类
    你的位置:完美真人头像 > 完美真人头像介绍 > 宋、辽、金,到底谁才是正统王朝?
    宋、辽、金,到底谁才是正统王朝?
    发布日期:2025-01-23 23:42    点击次数:83

    之所以出现这个争论,主要原因在元朝。

    我们都知道,在封建王朝时代,后继王朝都会给前朝修史,给前朝修史有两个含义:

    第一,承认前朝是正统王朝。

    第二,表示自己是继承前朝法统,确定自己的的合法性。

    然后这个规律到元朝这里,出现了一点偏差:元朝一共修了三部史书,,分别是《宋史》、《辽史》、《金史》。

    这就产生了一个历史悬案,到底谁才是正统王朝?

    今天我们结合史料,从四个角度来探讨下这个问题。

    第一个角度,就是它对自己的中国认同。

    作为中国正统王朝,如果自己都不认同,没有这个华夏意识,那自然就算不上正统。

    展开剩余91%

    在这点上,南北宋是毋庸置疑的。

    《宋史·卢鉴传》记载:

    初,继迁声言石陨帐前,有文曰:“天诫尔勿为中国患。”蕃汉争传之。

    南宗的《三朝北编会盟》也记载了宋高宗给其他政权的文告称呼:

    如金国、渤海、契丹、汉儿能归顺本朝,其官爵赏赐,并于中国一般,更不分别。

    两部宋朝文献,都是以中国口吻自居。

    那我们直接来看辽朝和金朝。

    辽朝由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,《辽史·太祖淳钦皇后传》有这么一段对白:

    万一不胜,为中国笑,吾部落不亦解体呼?

    说的是公元917年,南吴的李昪(后来南唐开国皇帝)派人给辽国送来了猛火油——也就是石油了,阿保机想用这玩意攻打后唐的幽州,试试效果。他的皇后述律平就就怼他,岂有为了试油而攻打人家国家的,万一打不赢,岂不是被中原国家嘲笑。

   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,辽朝刚建立的时候,皇室成员显然不认为自己就是中国。

    到了他的儿子耶律德光时期,也就是那位自称儿皇帝石敬瑭的干爹,在援助石敬瑭回兵途中,路过幽州隆兴寺,曾对着石像说过这样一句话:

    “我梦神人令送石,为中国帝,即此也。”

    意思就是,我梦见神仙让我护送石敬瑭为中国皇帝,所以即便是到了耶律德光这时候,辽国依然没有把自己作为正统王朝。

    不过辽国的华夏认同心态,也自耶律德光开始出现悄然变化。

    为啥呢?

    有两件事可以供大家参考。

    第一件,公元936年,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送给了辽国。

    幽云十六州汉人众多,相对于草原来说,经济发达,是辽国的赋税重地。

    第二件,后晋灭亡以后,象征华夏正统的传国玉玺,落到了第五代辽国皇帝辽圣宗手中。

    辽圣宗很兴奋,甚至还为此作了一首《传国玺诗》:

    一时制美玉,千载助兴王。

    中原既失鹿,此宝归北方。

    子孙宜慎守,世业当永昌。

    其中的“中原既失鹿,此宝归北方”无疑表达了辽圣宗欲以华夏继承人自居的心态。

    辽太宗自五代后晋取得燕云十六州的分布图

    紧接着辽国更进一步,开始给自己修族谱,认祖先。

    《大契丹国夫人萧氏墓志》称耶律氏的祖先为轩辕黄帝八世孙虞舜后裔。

    辽道宗时期的《永清公主墓志》同样记有辽人为“轩辕黄帝之后”。

    蒙古人修的《辽史·世表》最终给它定了性,说耶律阿保机的祖先,是炎帝后裔,原文是这么说的:

    “盖炎帝之裔曰葛乌菟者,世殊朔陲,后为冒顿可汗所袭,保鲜卑山以居,号鲜卑氏,既而慕容燕破之,析其部曰宇文、曰库莫奚、曰契丹。契丹之名,见于此。”

    后来被发掘的辽国后期《鲜演大师墓碑》上,又有了“大辽中国”的说法。

    也就是说,辽国在一开始并不认为自己是华夏正统,到了中后期,随着汉化程度的加深,开始有了华夏认同,继而开始以正统自居。

    我们再看看金朝。

    女真人起源东北,相比契丹人距离中原更遥远,文化也更加落后,按理说应该会更加排斥汉化。

    可是正因为它文化程度低,缺乏文化自信,所以自从进入中原以后,女真人反而汉化的更快。

    没错,金朝的华夏意识要比辽朝来的更早更快一些。

    早在1121年,金国灭辽的最后阶段,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诏书中就提到:

    “辽政不纲,人神共弃,今欲中外一统” 。

    这里的外,自然是指辽朝,中,则是指金国。

    虽然不是指中国,但这句话说明,金太祖已经有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。

    还有一件事很有意思:

    1125年,也就是金兵南下的前一年,金太祖去世,金太宗即位,北宋派使臣许亢宗前往东北祝贺,许亢宗按照惯例,写出谢表,表中使用了“祇造邻邦”一词。

    然而这句话却让金国人破了防,金人从论语中翻出“蛮貊之邦”的记载,认为这个“邦”字有“轻视大金国之意”,要求许亢宗重新写谢表。

    许亢宗摇摇头,立刻给金人现场上起了课:

    我们《尚书》中有“协和万邦”、“克勤于邦”,《诗经》中有“周虽旧邦”,《论语》中也有“至于他邦”、“问人于他邦”,甚至还有用来自称的“一言兴邦”,这么多“邦”你都不看,怎么偏偏去举“蛮貊之邦”这个例子?

    一句话,不是我们轻视你,是你文化水平确实太差。

    这两件事告诉我们,金人虽然文化落后,但是自尊心超级强,有点现在凤凰男的意味。

    所以金人南下入主中原以后,迅速以“中国”自称,

    海陵王谓“天下一家,然后可以为正统”;世宗则直言:“我国家绌辽、宋主,据天下之正”,明确宣称金朝才是华夏正统的继承者。

    我用关键词检索了下,发现《金史》中的“中国”两字出现了14次,其中除了三次是指地理上位置上的中原,其他11次都是指金朝这个政权。

    不过话说回来,跟辽相比,金的华夏意识又总有那么点不自信,在不涉及到宋的时候,它经常自称中国,一旦涉及到跟宋朝(南宋),他又不自觉的把宋作为中国。

    绍兴十四年(1144),宋之才奉旨出使金国。

    金熙宗见面就问了:宋大国乎,小国乎。

    宋之才答曰:非大国,亦非小国,乃中国也。

    金主叹服。

    宋之才回来时,宋高宗抚其背曰:真我宋之才也。

    南宋《三朝北盟汇编》中,还记载了这样一个诡异的故事:

    公元1151年,宋高宗派巫伋出使金朝,巫伋这次出访中,向金海陵王完颜亮提出要迎回宋钦宗。

    完颜亮就问了,送回去你们怎么安置啊?

    巫伋回答:本朝称皇帝二字(回来仍称皇帝)。

    没想到完颜亮居然松口:此汝中国事,当自理会。

    这件事的诡异之处在于,巫伋请求迎回宋钦宗本是例行公事,好对舆论有个交代,没想完颜亮居然同意,结果巫伋只能以“请旨”为由,灰溜溜的回去了。

    此后宋使在没有出现迎回宋钦宗的请求。

    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,即便是金主完颜亮,也会用“中国”来称呼南宋。

    《金史》中还记载,1161年,金世宗完颜雍在册封太子时说:

    “绍中国之建储,稽礼经而立嫡”,

    意思就是延续“中国”的建储传统,按照礼仪立嫡子为太子。

    这里的中国,显然又成了汉家中国。

    跟宋朝一直以正统自居不同,辽和金,都是在建立政权以后的逐渐汉化中,才有了华夏认同,其中金人的汉化速度又比辽更快,其华夏认同多少有点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的意味。

    第二个角度,后世怎么认同?

    这个就比较直接了,尽管北宋已经灭亡两百多年,但是在元末黄淮一代的红巾军还是打出了复兴大宋的旗号:

    “虎贲三千,直抵幽燕之地;龙飞九五,重开大宋之天”。

    就连刘福通建立的政权,也直接取名“大宋”!

    注意哦,黄河流域这个地方,时间上距离北宋,隔了一个金朝和元朝。

    没有人打着“复兴大金”的旗号,更别说“复兴大辽”了。

    也就是说,即便宋朝南渡淮河以后的两百多年,北方金国故地的汉人还是只认大宋。

    朱元璋即位时的诏书,也是一个很好的说明:

    朕惟中国之君,自宋运既终,天命真人于沙漠,入中国为天下主,传及子孙百有余年,今运亦终。

    也就是说,老朱认元朝为正统,同时认为元朝是继承了宋的国运,而不是辽或者金。

    第三个角度,文化认同。

    所谓华夏正统,本质上还是文化的传承。

    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,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。

    那么问题来了,辽和金,在文化上或者是重大发明上,有什么传承到今天的吗?

    别的不说,汉字是自古经宋流传至今的文字,迄今为止,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汉字来了解宋朝文化,然后契丹文、女真文字现在在哪里呢?

    我们今天又有多少人看得懂考古中的契丹文、女真文呢?

    第四个角度,从政权的生存韧性上看。

    在翻看此类话题的讨论中,老张我看的最多的一种论调,就是你打不过人家,人家就是正统。

    那么请问,你如何看待抗日战争?

    在最初的战力对比中,辽国的扩张止于《澶渊之盟》,金人的南下止于《绍兴和议》,表面上看宋跟辽顶多打个平手,跟金却丢了半壁江山。

    但从结果上看,被戏称为“弱宋”的宋朝,不还是扛住了辽、金的进攻。

    打仗这种事不能看一时之长短,抗日战争前期我们也是兵败如山倒,结果不还是将小日子困在其中不能自拔?

    辽、金的战力,属于早泄式的扩张,前期都很猛,后期一个比一个菜,对于一个正统王朝而言,韧性才是综合国力的体现。

    金崛起的时候,辽撑了11年就被秒杀,蒙古人崛起的时候,金28年被灭。

    而宋朝不仅在辽灭亡以后,扛住了金国的穷追猛打,还在金灭亡以后又坚持了45年。

    这个账面数字的背后,体现的是一个政权的凝聚力,实际上也是民族的凝聚力。

    尤其是,站在今天的角度看,汉人还在,汉文化还在,血脉传承还在,契丹人在哪?完颜女真又在哪?

    所以从政权的韧性上看,宋其实是比较强大的。

    因此从这四个角度来看,宋才是当时的正统王朝,各位有不同观点,欢迎评论区开聊。

    发布于:河南省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